您好,欢迎来到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商品分类

中小微企业将迎来金融利好政策!两会中十大税费好消息

本次两会中,有哪些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政策?又带来了多少金融利好政策呢?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中小微企业将迎来金融利好政策!两会中十大税费好消息

两会中有哪些金融方面的利好政策?

1、稳定企业的金融支持
《报告》在稳定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提出:

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在3月1日,银保监会、央行、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中就要求:

对于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业需支付的贷款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

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罚息。同时,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

《通知》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流动性压力,有极大的帮助,并且也有利于后续的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企业的复工和收入的增加都不及预期。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仍然会继续面临困难,将《通知》的政策进一步延长到明年3月底,不仅是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

2、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
《报告》原文:“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疫情以来,央行三次降准,并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面宽松,市场资金利率持续维持低位,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也导致了一定的资金空转和套利行为,如部分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转银行理财等方式,进行资金套利。强化监管,防止资金“空转”,有利于资金进一步流入实体经济。
3、强化保险的保障服务
《报告》中也多次提及保险: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继续执行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
近年来,监管多次提出“保险姓保”,并指出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根本,投资是辅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险也突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研发的新冠肺炎保险保障计划产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品等。
但是,在人身和财产的长期保障方面,保险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人身险方面,重大疾病险、医疗险等商业健康险覆盖率较低,难以真正实现保险的保障功能。财产险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回归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

国家将会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政策的支持
1、国家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逐年加码

广泛分布在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的中小企业,历来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福祉的主力军。
2019年,在政策持续“加码”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与努力下,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交出了优异的“答卷”。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施策,2020年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近11个百分点,利率下降0.64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件大事,金融将会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在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曾提到,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同月召开的国常会指出,2020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其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人民银行宣布从2021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并强调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的现状,国家密集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针对性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意味着在稳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被赋予重要使命,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
2、小微企业融资将会越来越便利
其实早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即主要聚焦于让中小微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
2021年银行则要更加注重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问题。目前五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2021年银行将更加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让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明显增强。
所以不难分析出,2021年银行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将会继续增加。同时,对于综合融资成本的提法由“明显下降”变为“稳中有降”。

金融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将会深度融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因此,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会导致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快完善。

理论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有多方面作用,包括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规避、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手段和渠道;能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息成本,促进科技创新;能动员储蓄,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能通过便利交换,促进科技创新等。

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相互融合来看,现代经济中,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已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之二。科创金融是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金融发展与科技发展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

科创金融是既体现了科技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也体现了金融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其发展目的是提升国家(地区)核心竞争力。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科技和金融关系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当一国(地区)发展到特定的阶段,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时,科创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必然。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

1.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和创新经济支持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要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中小企业IPO和再融资审核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机制活力,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能力。

与此同时,要立足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协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等上市挂牌,支持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扩大定向可转债适用试点以及创新创业债试点,扩大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进一步拓宽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多措并举为对中小企业“增信”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此次会议提出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有助于对中小企业“增信”,与银行共担风险。会议提出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在进一步优化增信体系,不断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方面,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减少中小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

要推动担保费率逐步降低。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一方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此外,应构建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升中小企业信用基础水平,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

3、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针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初创、代表未来技术先进性企业中小企业,除了要积极鼓励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帮助其在中小板科创板进行上市,拓宽融资渠道之外,还应该鼓励更多利用市场化的资金,例如私募产业基金、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共同支持其融资。